“十一”黄金周就要到了,很多人可能都做好了外出旅游的打算。然而,在外游山玩水、享受假期的时候,千万别忘了旅行出游的首要原则是安全和健康。在出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,预防疾病侵袭。万一在旅途中出现突发状况,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处理方法。近日,记者对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越圣进行了采访。
主讲专家: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越圣
外出旅游,带一些急救用品
“外出旅游,除了必备的衣物和食物之外,为了应对旅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,还应带上一些可能用到的急救用品。”王越圣说,创可贴等方便携带,关键时候还能起到大作用。
除了护理小伤口之外,创可贴还有其他一些妙用。跋山涉水时间长了,鞋子容易磨脚,在磨脚的部位贴个创可贴,会舒服很多。晕车的人可在出发前找片生姜,用创可贴贴在肚脐上,对于预防晕车有很好的效果。王越圣表示,外出旅游时究竟带哪些急救用品,要依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。如果有老年人和孩子,最好带些急救药品,如复方甘草片、银翘解毒丸、牛黄上清丸、藿香正气水、人丹、防眩晕药、止血药等。
当然,旅行目的地不同,需要的急救药品也不同。去南方的人要准备些祛湿的药物;到海边的人要准备些抗过敏药和防腹泻药;去高原的人,要尽可能预备氧气及硝苯地平(心痛定)、氨茶碱等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,还要准备防治感冒的药物及抗生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。
除此之外,长期在户外活动,容易中暑和出现紫外线过敏。对此,可以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遮光帽以预防日光性皮炎,戴上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眼镜以防日光引起的眼疾。
正确应对旅途中的突发状况
旅途中万一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突发状况,该如何应对呢?
空腹、休息不好、感冒等,容易引起晕车。出现晕车症状时,可以适当用力按压合谷穴(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),也可以按住太阳穴。呕吐后,可喝些温水,除去口中呕吐物的味道。晕车的人,最好不要在车上看报纸、看书或玩手机,以免使晕车的症状加重。
爬山是不少人出游的选择,但要注意因爬山而导致的跌倒扭伤。王越圣建议,不慎扭伤后,应尽快坐下来休息。先冷敷患处,以消肿止痛,再用干净的绷带或毛巾压在患处,进行加压包扎,然后抬高患肢,以消除肿胀。有条件的话,最好到当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骨折。扭伤时切忌立即在患处涂抹红花油并搓揉按摩,这会加重红肿;也不能立即热敷,会加重出血。
外出旅游,少不了品尝各种特色美食,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,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。最常见的就是因在外面吃了不洁净的东西,导致腹泻或急性肠胃炎。所以,准备一些抗肠道感染的药物是必要的。
一旦怀疑出现食物中毒症状,要立即停止进食,用手指、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。如果已经开始呕吐,要注意在呕吐之后及时喝水,以免因缺水导致休克。王越圣提醒,如果因食物中毒引起腹泻,并伴有面色苍白、出虚汗、手脚冰凉等症状,即便是年轻人体力好,也一定要停止旅游,及时就医,否则可能导致晕厥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为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,旅行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,到正规的餐馆吃饭,小摊小贩的食物最好不要吃。另外,生水是不能饮用的,更不要直接喝江水、河水、湖水。
出游前,
慢性病患者做一次体检
“出游前,慢性病患者最好咨询一下医生,或做一次体检,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以选择合适的出游项目。血压不稳定、心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、有中风征兆、胸部疼痛的患者最好不要外出旅游。”王越圣提醒,即便是能够出游,慢性病患者也最好选择短程旅行,带足平常服用的药物并按时服用,携带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,以应对慢性病的急性发作。
外出旅行时,长途行走、过度疲劳等,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、脑梗死等意外情况的发生。出现这些情况时,及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。
王越圣表示,如果患者出现晕倒、昏厥,首先要观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正常。如果心跳、呼吸正常,可轻拍患者肩膀,并大声呼唤其名字使其清醒。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和心跳,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。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稍微放低,取后仰头姿势,然后开始做心肺复苏。做心肺复苏,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。胸外心脏按压的速度不要过快,以每分钟100次到120次的速度进行。做心脏按压15次,对患者进行1次人工呼吸。如此循环,直到急救人员到达。出现溺水、触电、气道梗塞等情况时,也可以采用此方法。
“当患者还有呼吸或心跳时,不建议做心肺复苏。因为人工呼吸时,对患者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,可能导致原本有呼吸的人缺氧。”王越圣提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