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共服务 > 科普生活

中年人逐渐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

【信息来源:【作者:【信息时间:2017-11-17 10:32  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 】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

主讲专家: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尤书德

脑卒中俗称脑中风,在我国,脑卒中的发生率正以每年8.7%的速度上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脑卒中不再是“老年病”,其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,40多岁的中年人已逐渐成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。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尤书德提醒,中年人不可忽视脑卒中,要随时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,出现征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,并在生活中做好预防。

脑卒中患者年轻化,

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因

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,具有高发病率、高死亡率、高致残率、高复发率等特点。很多人以为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,然而近年来,脑卒中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,中年患者越来越多,甚至很多二三十岁的人也患上了脑卒中。

“脑卒中患者年轻化主要和现代人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有关,例如抽烟、酗酒、高脂肪和高盐饮食、熬夜、缺乏运动等。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引发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而患有这些慢性疾病的人都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。”尤书德说。

中年人工作压力大,心理上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。脑卒中发生前,有时会出现轻微短暂的头晕、头痛,很多中年人以为这是工作劳累所致,没有考虑到是中风前兆,迟迟不去医院就诊。而且,中年人应酬多,经常喝酒、抽烟、加班加点、睡眠不足、饮食不规律,运动量又少,多数人比较肥胖,这些都导致中风的风险增加。

秋冬交替易发病,

“三高”人群要注意

秋冬交替时节,是脑卒中的高发期。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当心,如果频繁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打哈欠、流口水、视物不清或手脚麻木等,很有可能是中风前兆。

尤书德表示,天气变冷后,血管随之收缩,血液的通道变得狭窄,血压就会偏高。天气转冷时,人们在饮食上也会有一些变化,喜欢吃偏咸、油腻的食物,经常吃这些食物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。同时,寒冷使人的毛孔收缩,出汗少,再加上有些人饮水量减少,血液黏稠度随之升高,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便会增加。

很多人对秋冬季运动存在一些误区。尤书德表示,秋冬季节,每天3时到5时是脑卒中的发病高峰期,因此不建议早起锻炼。如果锻炼的话,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,可选择10时以后或下午。另外,运动也不宜过于剧烈,微微出汗就可以。

如果有便秘等排便困难问题,要通过饮食或药物及时调理,保持排便通畅。在秋冬季节,保持排便通畅尤其重要,因为此时血管比较脆弱,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,很多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原因就是排便不畅,用力过度导致脑血管破裂。

出现脑卒中征兆,

要及时到医院诊治

脑卒中发生前,总有一定的征兆,由于有些征兆很快消失,很多人不太在意。殊不知,这些征兆正是脑卒中发生前的报警信号,在医学上被称为“小中风”(短暂性脑缺血)。尤书德建议,出现以下症状时,要尽快到医院诊治,以免丧失治疗时机。

一是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。二是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、足麻木,有的为舌麻、唇麻。三是突发头晕,特别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眩晕等。这些症状每次出现一般持续时间很短,24小时内自行缓解,可反复出现,有时会一天出现数次,每次的情况大致相同。

此外,频繁打哈欠也有可能是脑卒中征兆。临床观察表明,70%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5到10天会频繁打呵欠,尤其是老年人。这是因为血管硬化后,血管壁弹性降低,血管管腔变得相对狭窄,以致脑细胞缺血缺氧,从而出现频繁打哈欠。普通的打哈欠只要劳逸结合、生活规律,一般可以改善,但脑卒中发生前的打哈欠很难改善,并伴有血压骤然升高、走路不稳、肢体麻木、持续头晕等症状。

减少脑卒中风险,

生活中可以这样做

“中年人预防中风,主要是控制体重、血压、血糖和血脂,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。要做到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。”尤书德说。

患有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人群尤其要做好预防,定期到医院体检。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,注意控制血压;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,将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,尽量减少对血管的损伤;高脂血症患者要坚持饮食调整,服用降血脂药物,定期复查。

生活中,要坚持清淡饮食,做到低盐、低油、低糖,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、纤维素的食物,少吃高盐和高脂肪食物,戒烟限酒,坚持规律有效的身体锻炼,注意劳逸结合,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的睡眠,防止过度劳累。

缺水也是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原因,因为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,容易形成血栓,从而诱发脑卒中。尤书德提醒,为了预防脑卒中,中年人应多喝水,老年人和脑卒中高危人群更要养成不渴也适量喝水的习惯,每天的饮水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上。另外,早上睡醒后,可以先在床上躺一会儿,坐起后靠在床上进行短暂的休息,切记不要突然或剧烈改变体位,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。

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
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